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林育炘

從淺談脊椎側彎到脊椎優化程序

淺談脊椎側彎


正常的脊柱的背面觀是呈現一直線的,側面觀則在腰椎有前凸(lordosis)(20-40度)及胸椎有後凸(kyphosis)(30-50度)等弧度,但脊椎側彎的患者的脊柱在背面觀的排列則呈現S型或C型,也常合併側面觀過度的後凸。


脊柱側彎一般可分為功能性及結構性,功能性脊柱側彎的成因可能是姿勢不良、椎間盤突出、長短腳等因素所造成的,通常角度不會超過20度,好發於各年齡層的患者。但若是結構性的脊椎側彎,需符合三個條件:曲度大於10度、脊椎呈現三度空間的畸形、合併脊椎椎體的旋轉。


結構性脊椎側彎最常見的類型是原發性的脊柱側彎(idiopathic scoliosis),也就是不明原因所造成的,最常好發的年紀是在青少年時期(10-16歲)。目前國內脊椎側彎的篩檢是在小學一年級和四年級,但通常還是需仰賴家長的細心觀察才能發現孩子是否有脊柱側彎。


如何得知孩子是否有脊柱側彎?最直接的黃金標準就是透過X光片診斷,但如果不透過影像的診斷,還是可以用一些臨床測試來得知孩子是否有脊椎側彎。如亞當前彎測試(Adam’s test):請患者腳與肩同寬站立,雙手合十向前彎,檢查者從後方檢視患者的背部是否有不對稱的突起,較高的突起即為側彎的凸側。


(左圖為胸椎段右邊背部較左邊高,胸椎凸側即為右邊之示意圖;右圖為腰椎段左邊背部較右邊高,腰椎凸側即為左邊之示意圖)




完美結合物理治療與運動訓練的脊椎優化程序


目前針對脊椎側彎介入科學實證有效的物理治療矯正運動稱為「特定性脊椎側彎物理治療(Physiotherapy scoliosis specific exercise, PSSE)」,目前總共有七大學派,脊椎側彎矯正運動雖然學派很多,但不外乎幾個原則,第一自我矯正、第二個別化的治療、第三強調穩定運動同時包含神經肌肉控制、本體感覺控制及平衡運動。


脊優物理治療所林宜錚執行長將過去至美國學習特定性脊椎側彎物理治療的觀念為基底,結合核心運動與徒手治療,整理出一套專屬側彎患者的「脊椎優化程序(Spine Optimal Alignment Procedure, SOAP )」


在特定性脊椎側彎矯正運動中選擇用巴塞隆納脊柱側彎學院BSPTS為主的脊椎側彎矯正運動治療課程,以脊椎延伸及擴張的概念進行側彎的矯正。從骨盆矯正、自我延伸、不同平面的脊椎矯正、旋轉式呼吸到肌肉的活化及穩定,藉由肌肉在不同的平面上收縮將脊椎拉回正中位置,有效矯正側彎角度及改善歪斜體態。




接著進入到核心穩定訓練,以核心運動加強矯正運動的療效,並整合到功能性訓練當中,希望彎彎們可以無時無刻都記著脊椎正中的感覺。唯有活化連結每個椎體的核心肌群,才能在任何情境下,都將椎體維持在相對正中的位置上。最後以徒手治療方式放鬆代償的肌肉,並讓過勞的肌肉恢復彈性,將脊椎優化達到最佳境界!


如今面對脊椎側彎的態度已經從傳統的等待(wait and see),變成積極主動的嘗試(try and see),矯正脊椎的選項也不再只有開刀,還有許多保守治療的選項,也有越來越多的物理治療所開始引進特定性脊椎側彎物理治療,甚至也有許多優異的物理治療師取得官方講師的授課資格,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有了更積極的策略去面對側彎的身體,不再只是等著被處置,而是可以更主動的選擇不同方式過著自己喜愛的生活。


我們在三峽,在脊優物理治療所,有著國際專業訓練的治療師,陪你選擇一個全新的樣貌。







Comments


bottom of page